为什么说大众IQ.科技将成为未来汽车标配的功能?

1969年,54%的家用车里配备了空调,不仅提升了乘客的舒适度,同时让车辆的残值显著提升。1987年,安全带开始成为乘用车的强制性配置,汽车事故造成的死亡率从一亿英里每2.34人降到了0.78人。1995年,安全气囊逐渐开始成为汽车上的标配功能,道路伤亡人数也因此急剧下降。2008年,ESC在新车上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致命碰撞的可能性降低43%,而致命的单车翻滚事故可能性因此降低了80%。

这些功能如今看来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必备配置,但在不同的时代,它们都标志着汽车的一次全体性进化。那么属于2022年的,将成为未来汽车必不可少的功能又是什么呢?或许我们可以将目光放在智能化上面。那么谁又能作为智能化的代表呢?我们不妨看看不久前刚发布的大众IQ.科技。

大众IQ.科技总共包含IQ. Drive 智驾管家,IQ. 智能导视,IQ. 泊车管家,IQ. 360 全景,IQ. Light 灵眸矩阵,IQ. 灯光精灵,IQ. 语音精灵和IQ. 智慧车联八项功能,囊括了从安全、驾驶到娱乐交互三方面内容,那么它们是否够格作为未来汽车的标配功能呢?

1.更安全?

如果今天我们只能提出一条在未来汽车上必须标配的功能,大概自动驾驶会成为投票率最高的选择。不过大多数人在日常所谈论的“自动驾驶”,其实更准确的含义是驾驶辅助功能。

我们没有必要在此精准地辨析SAE所定义的L2级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L3级ADS(Automated Driving System自动驾驶系统)之间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根据帕累托法则,也就是经典的二八原理,在现行的交通条件下,ADAS已经很好地覆盖了主要的辅助驾驶需求。ADS自然是锦上添花,但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成本上升却是极为明显的。

大众IQ.科技的口号是“科技,为每个人”。那么最大程度地平衡体验感、使用率、性价比和综合成本其实是其首要目标,给尽可能多的人带来可以享受得起的轻松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才最重要。所以我们看到IQ. Drive 智驾管家一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态势,提供了ACC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Front Assist前部防碰撞自动刹车系统和Lane Keep Assist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这些最高频使用的功能。

自适应巡航自然是大家都不陌生的东西,在高速或者环路驾驶时,可以解放驾驶员双脚,自动控制与前车的距离。如果前车突然急刹,ACC也可作为驾驶员之外备份一道安全保障。而Front Assist前部防碰撞自动刹车则专注于最大限度降低正面碰撞的风险。车道保持功能则更进一步地在车速较高时解放驾驶员的双手。

其实在2022年作为标配的基础驾驶辅助功能,这些配置都算不上新鲜,难点反而在于细节的控制如何做到细腻自然。IQ. Drive 智驾管家在开启ACC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时,提供5挡可调跟车距离。亮点在于一挡可以提供最近跟停仅2m的距离,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加塞的可能性。因此只要路况不是极其混乱复杂,譬如施工拥堵路段,那么IQ. Drive 智驾管家基本可以满足全速域下的自主跟车。

同时ACC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在加减速的控制上也很大程度地模仿了老司机的柔和操作,对于前车的变道和减速预判时机更早,制动减速度更舒缓,不会存在没有必要的急刹。而且“老司机”式的驾驶风格也能提高驾驶员主观上对系统的信赖程度,进而进一步提升使用概率。

而Lane Keep Assist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强悍之处则在于,只要标线足够清晰,可以顶着限速完成超大曲率的匝道行驶,不用担心系统因为车道过于弯曲而自动退出。对于保持车辆居中的能力也不错,基本可以将车辆完美控制在车道正中间行驶,不存在左右来回画龙的情况。

除此之外,IQ. Drive 智驾管家还可提供Rear Traffic Alert后方来车警告,这项功能在复杂的闹市区非常好用。尤其当我们在窄路掉头或者路边停车场入口倒车时,驾驶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主路方向上的车辆和行人上,但许多快速行驶的电瓶车往往喜欢逆行接近。Rear Traffic Alert后方来车警告可以监测危险因素,并且除了提供警报以外,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刹车。

另外,Emergency Assist紧急制动助手算是ACC之上的一个附加功能,当传感器检测到驾驶员对方向盘和踏板都没有操作时,便会进入紧急状态,提供例如方向盘抽动等方式提醒驾驶员。如果还没有得到反馈,便自动激活危险警告闪光灯,系统自动连续刹车直至安全停稳。

2.更好开?

IQ. Drive 智驾管家除了是一项主动安全配置之外,其实也很大程度提升了车主的驾驶体验,不过大众IQ.科技在驾驶方面还有其他的特色。其中IQ. 智能导视所包含的AR HUD功能就带来了极具科幻体验的驾驶感受。

AR HUD除了可以提供车速、导航、限速、驾驶辅助信息等等丰富的显示内容,还能够自适应调节亮度,最重要的是AR动态图标带来了非常独特的视觉体验。

当识别到前方车辆时,系统会在车辆下方投射出一条绿色标线,而标线能够始终跟随前车。当跟车距离越近时,标线会变得越大,当跟车距离过近时,标线还会从绿色变成橙色。此外,在导航模式下,系统会在需要转弯的路口投射出箭头,当距离越来越近时,箭头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整体上驾驶员会感觉重要的标识并不是被投在了HUD上,而是像在真实的空间里标注出了关键信息,有一股很强的赛博朋克味道在里面。

当然普通的W HUD系统也带来了仪表盘无法比拟的信息读取方式,驾驶员的视线完全不用离开路面即可获得所有重要信息。HUD的显示内容不仅可以自由选择,高低和角度调节也能更好地适应更多不同身材驾驶员的需求,而自适应亮度调节也能更好地减轻视觉疲劳。

此外,IQ. 泊车管家和IQ. 360 全景算得上一对“科目二”救星。当开启IQ. 泊车管家时,只要低速行驶过车位,系统会自动识别满足条件的车位,不管是侧方车位还是垂直车位,只要驾驶员选定好确认的位置,自动泊车便可实现“一键入库”。不仅免去左右打方向和频繁切换挡位的繁琐操作,还能识别经过的行人暂停泊车。

如果你还是更想要亲自上阵,IQ. 360 全景能方便驾驶员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状况。鸟瞰式多角度高清视觉辅助就像“多双眼睛”,能在复杂路况极大程度消除驾驶员视觉盲区,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和剐蹭。

说到眼睛的话,大众IQ. Light 灵眸矩阵也很有诚意。独立LED发光灯珠可以通过不同开闭组合方式实现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在城市低速行驶时,光照范围更宽,便于驾驶员更早发现道路两旁的异常状况。

在高速行驶时,大灯可以自适应切换为主光束,增强照射距离。而且根据方向盘的角度,光线方向可以相应调整,减小转向时的盲区提升弯道行驶安全性。如果对向有来车,IQ. Light 灵眸矩阵可以实现自动感应,连续跟踪来车减少光束,避免对对向驾驶员产生眩光。

另外IQ. Light 灵眸矩阵采用的Surface LED灯光技术让灯光腔体显示效果更加均匀,光源输出更加稳定,使整体点亮效果颜值得以提升。

3.更方便?

中国作为全球互联网最发达的市场之一,消费者对于智能车机的期待往往是更高的。IQ. 智慧车联,IQ. 语音精灵和IQ. 灯光精灵就是大众入乡随俗为中国市场独特定制的产品。

IQ. 智慧车联提供实时导航、娱乐生态和远程控制等实用功能。其中导航与国内一哥高德地图进行合作,除了提供与手机导航最无缝切换的使用体验,还支持智能预测出行、一站式建议方案等等。

IQ. 智慧车联还携手酷我音乐和喜马拉雅,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及电台内容。车机端与手机端账号同步,可以共享VIP权益和历史收听习惯和喜好。而结合手机app远程控制则可以实现在线寻车、电子围栏设置、远程解锁上锁、查看车辆状况等功能,帮助车主随时了解爱车情况。

至于IQ. 语音精灵,不仅支持自定义唤醒词激活和多种方言识别,对于指令也支持自然语义识别,不需要指定非常精准的语句。同时在交互过程中可以随时打断语音助手的操作,中途另外输入一个新的语音指令,实际的交互表现已经很接近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交流,不会觉得完全是在和冷冰冰的机器对话。

而IQ. 灯光精灵则给未来人车交互提供了一种新兴的思路。除了车主在解锁时的灯光欢迎仪式,在挂挡、导航和转向的过程中,横向贯穿座舱的灯带会以不同的方式变换色彩和动效,与IQ. 语音精灵交互时,也会出现类似呼吸效果的闪烁灯光,提供一种更加新奇的互动感。

未来畅想

我们总认为传统主流车企在新能源这场改革下应变得有些笨拙,但作为曾经全球车企龙头老大的大众集团,或许正悄悄地以极快的步伐迈向未来。大众IQ.科技让我们看到了大众在面向智能化时表现出的决心,尤其对于一家体量巨大的传统车企而言,这一点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况且大众IQ.科技还只是其子公司CARIAD在国内走出的第一步,接下来大众还将统一全平台的电子电气架构,统一所有车型的操作系统,以及统一专用的汽车云服务。我们可以拭目以待,大众将会把普通人的家用车引向一个怎样的未来。